简单介绍上手了一块开发板——RADXA Rock 3A

简单介绍上手一块开发板——RADXA Rock 3A

阅前敬告:请谨记根据实际的需求与能力,仔细了解斟酌,适合的才是最好的!

都知道最近树莓派离谱的价格,今年的芯片市场可真的太混乱了,前有疫情后有挖矿,缺货与涨价,这可让DIY玩家可太难受了,相信很多产品经理也是相当无奈。树莓派这个小板子目前价格是真的离谱,官方35美元可现在缺货价格几乎翻倍还不止,比目前的显卡还夸张,真就是空气板了…

在写完《树莓派Zero 2 W发布:树莓派3的精简版?售价15美元,新空气板?》文章后,还是觉得这个Zero2w不是很给力,然后就在某宝上很偶然的遇到了RADXA Zero开发板的商品页面,简单看了一下,立即就觉得这才是很完美的Zero板啊;再上官网仔细查参数,不得了感觉其他板子也很不错,特别是这次的主角——Rock 3A,观望了几天真的是越看越香,价格也很合适。11月果然是一个剁手的好时机,事不宜迟立马下单顺丰特快。

我:Farewell, Orangepi Zero 2!
Orangepi:所以爱会消失的是吗…


简单介绍

虽然官方wiki的数据已经很详细了,但我还是想简单聊聊这款开发板的具体配置:

核心的Soc芯片是——RK3568。如果你了解过RK3328或者RK3399应该就不陌生了,但RK3568是最新推出的,具体参数如下:
CPU:4xCortex-A55 2.0Ghz:是不是有点熟悉,没错这就是目前很多手机旗舰SoC还在用的架构,把4个A55小核作为能效集群。我在《Orangepi Zero 2换散热器》文章里提到当时9月时在考虑入手Amlogic S905x3的电视盒子刷成Armbian当作开发板用,那块芯片也是4xA55;这个性能在这个价格下是很不错的。既然现在有价格合适的正经的开发板自然是更好的选择。

GPU:Mali G52:GPU在Linux server上其实没怎么用上过,不过看参数其视频解码能力应该很强,最高可以有4K60输出,有Android TV固件的话这又是一个电视盒子了(真就万物皆是电视盒子…小声bb:似乎rk芯片的电视盒子总体评价不如Amlogica…)。

NPU?0.8TOPS?:这就是知识盲区了,个人目前不太懂,不过既然有,未来应该可以学习搞点有意思的事。

CPU方面的理论性能其实还是稍微弱于树莓派4B上的4xA72,不过其外周IO扩展就很强了,除了常规的USB3.0 2.0 UART I2C SPI等,居然还支持PCIE3.0x2和PCIE2.0x1总线,虽然不知道实际带宽可以跑到多高,但就这现有参数真的已经很给力了,特别是在这个价格下。

RK3568

RK3568 Block Diagram

总体看主要参数这个RK3568还是很不错的,考虑到用RK3328和RK3399的人很多,未来这个新芯片的适配应该不会差。对了这玩意还有一个大哥旗舰RK3588:4xA76+4xA55,规模看起来就很强就是了(发热和价格估计也很“旗舰”就是了)。


官方的Rock 3A总览图

说回Rock 3A这块板子。其版型就是类似树莓派4B,但只有一个全尺寸的HDMI2.0,其他树莓派4B有的接口它都有,此外还有上面说到的支持PCIE3.0x2的M.2 M key和支持PCIE2.0x1的M.2 E key扩展接口,以及一个支持官方emmc模块的专用接口。

但值得注意的是Rock 3A这块板子自身是不带有WiFi及蓝牙模块的,但因为有m.2 E key,因此有需要可以直接扩展一个笔记本电脑上的m.2网卡以支持WiFi和蓝牙,或者也可以根据需求扩展其他模块,当然驱动就要自己配置了。个人认为这样的设计还是很好的,给了更多选择的余地;我后面也会搞个m2网卡看看怎么驱动上。
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块板子还自带有RTC实时时钟芯片,并且预留了RTC电池接口。这意味着只要插上RTC电池简单配置,就能实现断网断电重启后的准确系统走时,而不用自己再通过40pi的GPIO扩展配置RTC模块。这点还真没在其他板子上见到过(可能是我了解的板子太少了),也是一个很不错实用的设计。

以上就是这块板子主要参数及个人的感受与理解了,当然更具体的参数与细节还是请移步官方wiki,这块板子真的非常新,芯片大概是2020年末出的,板子大概是在7月出的,店铺甚至都是10多天前才上架的这个产品,连个评论都还没有,真就是吃螃蟹了!不过官方详细的wiki也让我还是很有底气。我也算是第一批到手使用的用户了,所以这可能这是除了官方wiki外第一篇关于简单介绍上手Rock 3A的中文文章!


上手

看起来不错

其实上手部分反而就很常规,或者简直就是轻车熟路。从官方的GitHub上下载压缩的镜像文件解压,再用Etcher傻瓜式地写入sd卡里,我这里是当小服务器完全局域网SSH连接,所以直接选不带桌面的Ubuntu20.04 server,官方似乎提供了两类镜像其中一类镜像直接包含了一些m.2网卡的驱动。烧写完插入再接上网线,Type C接入供电就自动开机了;官方给的参数显示,其Type c支持输入的电压和协议挺多的,供电能力看起来很强,我这里用的是一个5V3A的固定输出type c充电器,实测目前使用没有问题;

这个sd卡看起来不太稳固的亚子

这个sd卡插上去居然要露出一大半在外面,看着实在是太唐突强迫症不舒服了;官方可能比较希望你用他们的专用高性能emmc模块吧,不过这个模块实在有点贵以后再考虑,现在就这样将就了吧,反正插电放桌角后也不会怎么去碰了;另外看看这背板密集的走线,这么设计估计工程师已经是挠破头表示真的尽力了。说到这也提一句板子的做工个人觉得还是挺不错的,严谨干净且规整;还有一个细节是(这细节也太明显了)40pi的GPIO特地简单标注了颜色,虽然只标注了5v、3.3v和GND,但作为参照定位pin时可以方便很多。

买了一个小外壳现在都还没到

因为已经插了网线接上了路由器,系统开机后就会自动连接网络并得到局域网IP,进入路由器后台或者使用扫描局域网的软件就能找到开发板的IP,镜像也已经打开了SSH,局域网内的随便一个SSH客户端或者Terminal应该就能连接上了,初始用户名rock,密码rock:

 # ssh rock@ip_address

到这里真的就没啥要说的了,完全就是根据需要配置环境的事了。什么LAMP、LNMP,web服务器,脚本文件NAS啥的。简单压力测试了一下,温度大概就到65度多,日常45度左右,还是在没加风扇就贴了个小散热片情况下,个人认为这个芯片的封装的面积很大比较利于散热,而4xA55的发热也不高。到此这个上手就基本结束了吧。

这就是我拿到这个Rock 3A板子刷上系统48小时内的体验与感受了,因为到手前就了解得比较详细,基本都在预期之内,目前还是很满意了。当然这也只是一个非常短期的测试体验,我也不是很专业的开发者,也在持续理解与学习中,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,能力与精力有限如有疏漏与错误敬请原谅,还是那句话:

请谨记根据实际的需求与能力,仔细了解斟酌,适合的才是最好的!

最后给出目前官方9月14最新Ubuntu server20.04 4.19内核版本下的UnixBench的跑分,仅作参考: